消费者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呢?那就是:物有所值!当然关于这个“值”字的理解每个人都有所不同。
只有花对心思才会少花钱
相信所有人都不会对我这个说法有反对意见,但如何才算心思花对了呢?钱又到底从那里省下来呢?
第一招:设计原理也是省钱要领
通常消费者都惯于把钱花在看得见的地方,这就大大可疑了!因为看得见的面积太多了,那把钱都花到看不见的地方就对了?那就更不对了。正确的解决方案是:看得见的地方少用钱,摸得到的地方多用钱;运动的部分多用钱;静止的地方少用钱。这就是大多数设计师认同的法则和原理,为什么呢?因为视觉通常都对色彩、样式、造型这些元素敏感,而这些元素要么和钱没什么关系要么关系不大,而触觉常对质地、物料属性甚为敏感,况且摸得着的地方通常会反复接触不可不考虑其耐久性,当然花多一点钱就特别值,何况就面积而言摸得着的地方通常有限,当然划算;运动的部分指的是水、电、五金这些因为功能特点时常呈运动状态,一但物料及工艺不可靠当然会影响功能甚至危及人身安全,不可不慎,不可不投入足分的预算予以保障。原理明白了但具体的手法依然重要,当然消费者自己有些奇思秒想无可厚非,但创新非一般专业才干,稍有失偏便前功尽弃。所以省钱还有一个不二法门:就是不要为一件事花两份钱。那有了创意该怎么办呢?当然可以找个资深的设计师印证一下,如果身边的朋友没有设计师,那就上网吧!有好些设计网站都有设计师愿意义务地提供一些咨询和给你一些简单的帮助
第二招:老材料、新用法、可省大钱
举个例来说吧!瓷砖,一种老而又老的建材。但它创新地用在厨房就可以剩了整体橱柜,创新地用在楼梯就省了木楼梯和栏杆不菲的造价,创新地用在壁炉上就省了昂贵的石材成本。
瓷砖可以创新地运用,那木头呢?油漆呢?当然都可以。
第三招:新技术、本土化、也是一招
再举一个例来说吧!木蜡油,第三代的涂料,天然植物萃取而成,绝对环保,源自德国。本来是为户外木材及儿童玩具研发的。经实验可以大量运用于室内木器涂料,瑞典“宜家家居”就把它作为了实木产品的首选涂装技术。在昆明,我们用了约1年半的时间实验也找出了适合的配方及用法,基本上的概念是用一桶3升的000木蜡油就省2000元油漆成本,引入之后昆明本土的工厂:富康木业、兄弟门业更是把这种技术工厂化了,节约的成本更上了一层楼。
定制让品质上升到产品级
谁都知道家装大多数的品质不良都是现场造作的环境限制及工人的技能不足造成的。加强管理不是完全没效果就是效果不佳,那为什么非得现场做呢?因为确实有些现场具体的情况或是设计上个性化的需要现场制作,是事实吗?是,是悲观主义的事实。那乐观主义者呢?那视解决难题为己任的设计师呢?坚定不移地选择“定制”。让设计在每一个定单之内。在设计之时就做到:面对客户、面对现场、面对工厂、面对物料和成本。至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木门、地板、楼梯、家具、橱柜都可以不在受制于现场环境和手工制作了,就看你愿意选择信任工人呢还是设计师呢?
身体舒适自然精神愉悦
这就是设计师信奉的金科玉律。所以目前业界大谈风格而罔顾消费者具体的生活方式和感受,不能不让人警惕这种“伪设计”的风气。
如果你认同这条“金科玉律”。生硬地推理都可以想见,身体有四肢,有五官,确有人种之别,民族之异,不可不顾。所以建议“以人为本”先从身体出发似乎好过空谈风格。
固然优雅的谈吐,不食人间烟火般的空灵创意亦能短暂地打动消费者。但我作为室内设计师固执地以为:设计师的职责就是替客户开创有条不絮美观大方的室内空间,根据客户的生活方式设计的细节,无论是结构还是布局,让他与家人在此度过浪漫的一生。这样的描述不仅揭示了设计的意义也更贴近生活的本质。稍有水准的设计师都知道,在房子上使用借来的风格不仅是创造上的贫气,也是对理性的逃避。任何一种传统中形成的样式离开了当地的生活就沦为一种纯粹的风格,而任何一种风格的本质都是短命的,依赖于特定风格的趣味很快会变成乏味的,居住者的满意度会荡然无存。
但如何能真正地让居住者觉得舒适呢?感性的认知反而需要理性的途径。所以真正的设计师会选择同客户不避嫌,不怕羞地真诚沟通,无须去提升也不必去贬低客户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把客户要的生活方式给他就行了。这需要技巧也需要勇气。多年之前,我的一个同行讲了一件真人真事,他的客户绕了半天涨红了脸也没有讲清楚他对卧室的想法,最后还是他的夫人一语中的:他想在卧室床的天棚上装满镜片,我也同意,可以吗?当然可以啦!这并非一个关于色情的话题,反而关于设计师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是否会有一天,客户表达自己的意愿无须涨红脸也无须夫人帮忙,是否意味着客户和设计师都更轻松,更幸运,更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