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应该如何利用这样的促销机会为自己的钱包省下银子呢?业内人士提醒,促销虽然能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实惠,但当中难免暗藏玄机,消费者不要盲目地为返利而购物,花冤枉钱,要理性消费。
赠品“名存实亡”
买一赠一是具有悠久历史的让利手法,大多消费者都明白所谓买一赠一并不是相同的商品,而是买大赠小,所以很多消费者宁愿打折也不要赠品,可是如果商家摆出赠品的价值比让利实惠的话,还是有很多消费者选择赠品。
家住文庭雅苑的周小姐就吃了赠品的亏,周小姐在某品牌家具购置了一张床,商家的促销活动是买一赠一,买床赠送床上用品,周小姐觉得反正床上用品也要买,而且一张6500元的床送1200元的床上用品大约相当于打八折,如果不要赠品只能打九折,还是选择赠品比较优惠,可是当周小姐去领取赠送的床上用品时才发现,赠送的床上用品并不是该品牌的商品,而且质量和款式都不好,“早知道这样就让商家打折了,本来以为要赠品比较合适,可是这样看来还不如打九折”,周小姐向记者抱怨道。
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周小姐的床是6500元,打九折是5850元,商家赠送周小姐床上用品的价值是1200元,记者咨询了床上用品的销售人员,如果单独购买床上用品可以打六折,床上用品的价值就是720元,如果周小姐选择打折购买两种商品的话,确实要比选择赠品多花70元,算起来商家的优惠力度并不像看起来能优惠20%那么大,再假设周小姐能用650元买到心仪床上用品的话,选择赠品就更不合算了。
刘先生也碰到了类似的状况,不久前刘先生刚刚买了一套书柜,赠送了一个台灯,但是只用了几天,台灯就坏了,刘先生抱怨到,现在购物的赠品真是“有名无实”。据了解,大多数赠送商品的质量和样式都不能达到消费者满意的程度,业内人士提醒广大消费者:不要为了赠品而购物,折扣还是比较实在的优惠方式,而且对于商家赠送的商品,商家一样要承担质量责任,所以消费者应该要求其在购物凭证上写清赠送的商品名称、型号和件数,以免之后出现质量问题无法解决。
联合让利形同虚设
联合让利常用的形式就是赠券,赠券不同于赠品,赠券可以在商场内不同的商家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这种联合让利的形式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眼球,但是少数精明的消费者发现,联合让利会使消费者陷入一个不得不购物的怪圈,最后花超了预算。
“满2000送200”,“满3000送400”,“满5000送600”,“满10000送1500”,类似这样的优惠标语在长春各大家居卖场随处可见,乍看之下是优惠越来越多,可是当消费者真正购物之后才发现是“越凑越多”。牛小姐在某商场购买了2600元的电视柜,牛小姐觉得满3000送400比较优惠,就又购买了一个角柜凑满3000元,之后又为了凑够5000元买了书桌、花瓶等,不断的累计消费为的就是获得更多的赠券,牛小姐说,“细算之后也不知道是不是优惠,最后买了很多预算外的东西花了更多的钱。”据了解,不少家居卖场的赠券活动都是在不打折的前提下进行的,平日打折的商品赶到年末打折变成了赠券的形式,反到把消费者绕进了消费的怪圈。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有不少优惠券到消费者的手中没有使用直接作废,“刚购买的卫浴赠送了500元家具的优惠券,去兑换时发现家具的价格都在万元以上,根本没有500元左右的商品,最后优惠券只能作废。”消费者林先生气愤地说。据了解,一般联合商家让利的商品都不能直接用赠券兑换,绝大部分需要再支付比赠券多出几倍甚至十几倍的金额才可以得到,消费者得到赠券却得不到真正的实惠,联合让利形同虚设。
理性购物最实惠
无论消费者的算盘打得多精,还是算不过商家的“埋伏”,所以看准年末返利血拼的消费者,要摆正消费观念,确定好购买的商品目标,按需购买,不要为了贪小便宜盲目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