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海出现“拒售门”后,近日宜家北京商场也发生了代购被拒绝入场的事件。消费者来商场买东西,宜家不但不高兴,反而要拒绝入场。这是店大欺客,还是另有原委?
消费者吕先生认为:“清理黑车只是个幌子,他们说到底还是想清除网络代购。”
拒售指向“黄牛”消费者
据报道,上海的玉女士由于近期在宜家大量购买商品遭到宜家拒售,还被列入宜家内部黑名单。面对玉女士“宜家侵犯其公平交易权”的指责,宜家上海商场公关负责人黄一敏称,被拒绝入场的顾客不是因为大规模采购,而是因为其在宜家进行提供黑车的服务才被请出场的。
“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他们阻拦的是我们这些网络代购。”自称宜家家居代购第一品牌的网店店主二叔家告诉记者,很多“宜家代购”去宜家购物时,都受到过类似玉女士这样的特别对待。北京一位做代购的吕先生也对记者表示,现在即使他不开货车,开小车进入宜家地下车库,也会遭到各种理由阻拦。
吕先生说,今年5月,他开车去宜家购物,卖场保安以收取保护费为由阻止他们进入商场购物,双方为此发生冲突。
据了解,为了提升顾客购物体验,今年3月以来,宜家开始清理黑车,不过,油水不大的黑车并未引起保安注意,倒是每天上万元进货的宜家代购引起了保安的兴趣,甚至出现了保安打人的事件。记者在宜家北京商场看到,保安数量较以前明显增加,保安对进入停车场的车辆仔细核查。过去在卖场内的提货区,经常会有宜家外的 “送货员”与顾客讨价还价,而现在这种送货服务几乎没有了。
“清理黑车只是个幌子,他们说到底还是想清除网络代购。”吕先生说。
记者就此向宜家求证。黄一敏表示,最近确实出现不少像玉女士这样的“黄牛”消费者,他们在宜家打折促销时大量采购,再去网上开店加价转售,相当于他们自行开拓了网络销售渠道。“宜家对于授权销售有明文规定,没有经过宜家的授权是不可以销售宜家产品的。‘黄牛’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商场的正常运营,宜家不欢迎这种消费者。”黄一敏说。
网上“宜家”数不胜数
据了解,宜家是北欧在中国的著名家居品牌,其“简约、时尚、欧洲概念”的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的喜爱。然而,从1998年在北京开出第一家店之后,12年时间里宜家只在中国开设了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大连、南京、深圳、沈阳店8家门店。
由于销售网点少,当地没有宜家进驻而又喜欢宜家产品的消费者开始求诸网络,宜家网络代购市场由此迅速发展。
在百度中搜索“宜家代购”,可以找到1000多万个相关结果,其中绝大多数为各种“宜家代购”的网上店铺,还有一些是专门从事“宜家代购”的B2C网站,甚至还有一些是专门销售宜家产品的实体家居店。而在淘宝网输入“宜家”后,显示有4000多家店铺销售着88万多件宜家相关产品,多数店铺宣称是“宜家正品”。
记者看到,二叔家代购网站简直可以说是宜家中国官网的翻版,不仅涵盖了宜家的全部产品,还提供了每种产品的图片和价格。
“尽管宜家中国的官网也提供购物服务,但相较于中国大众更青睐的淘宝网来说,其官网销售的力量远不及淘宝。可以说,是市场需求催生了代购。”在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刘洁看来,宜家以正常价钱卖给代购,代购也没有扰乱宜家门店产品的正常价格,宜家并没有损失。
然而,宜家方面认为,将宜家的产品拿出去再进行买卖,必须得到宜家的允许才能销售,这是一个特许的经营。“就好像迪士尼的东西,有专门授权经销商,很多没有授权的网店的经营行为都是违法的。”黄一敏说。
宜家回复记者说,宜家家居目前在中国没有任何网络销售行为,所有产品只通过8个零售店销售。建议消费者不要通过其他渠道而应从宜家店内购买产品,以保证得到最低价格的产品及相应的服务保障。
代购并不侵权
北京市英岛律师事务所律师邓泽敏告诉记者,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商标注册人或者被许可人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以后,他人再次销售的,无需获得商标注册人的许可。也就是说,代购不视为侵犯商标专用权。“这就是《商标法》的权利用尽原则。”邓泽敏说,代购的大量存在反映出宜家在服务,尤其是外地销售服务上的欠缺,宜家应该做的是拓展自己的服务渠道,而不是打击代购者,因为这缺乏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