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业内人士透露,当室内空间大于空气净化器实际的适用面积,净化作用基本上无法达到,空气净化器变成一台送风机。
除此之外,该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虚标CADR值(空气净化器输出洁净空气的比率),固态、气态净化效能表述笼统、标识模糊,用“循环风量”替代“CADR值”进行宣传等情况在业内普遍存在。
上海新松电子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兴荣对记者表示,由于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虚标适用面积等指标已是业内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而一些外资品牌在国外的标示很真实,但是在国内就会钻空子。
行业虚标情况普遍
记者发现,单从天猫商城来看,市场上的空气净化器品牌高达195个,大多数的产品都标有净化面积,并宣称“PM2.5的净化能力高达99%”“甲醛的净化能力高达99%”。
而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指标都存在“猫儿腻”。
除适用面积虚标外,夸大甲醛去除率也较普遍。
上海市环保产品质检总站实验室主任沈浩表示,空气净化器中有些产品标注了测试方法,有些则没有,测试条件的不同会直接影响数据最终的提供值,消费者对此很难进行区分。专家介绍,只要将测试中测试时间和测试舱的体积进行调整,即使是实际中去除甲醛能力很弱的空气净化器,理论上也能得到一个足够高的甲醛去除率。
此外,虚标CADR值也是行业内惯常的做法。
资料显示,CADR数值越高,表示净化器的净化能力越高。目前,这项指标已经成为选购空气净化器的重要参考指标。因此多数厂商都会标记上自己的CADR值。
“但是这个值未必是经过权威机构检测得来的。正规的产品都会在说明上附上权威机构检测的报告,但是大部分产品却没有放上这样的证明,即便是飞利浦、松下这样的公司也只是放了几个获奖证书,而不是检测报告。”前述业内人士称。
多位专家表示,企业根据自身选择检测某个数据,很容易会出现夸大净化效果的现象,一些第三方的检测机构在掺杂商业利益的情况之下,也难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公正。
低门槛高利润下的乱象
事实上,虚标现象也只是空气净化器行业的乱象之一。巨大的市场空间和较低的技术门槛促使大量企业涌入这一领域,而与市场繁荣相伴的是众多品牌激烈竞争下的乱象频出。
2014年,在家电销售业绩增长速度普遍放缓的情况下,空气净化器行业依然保持超过90%的高速增长。据中怡康数据显示,2012年空气净化器销售额31亿元,增速接近40%,2013年空气净化器销售额达85亿元,增速接近180%,2014年为145亿元,增速接近70%。预计2014年至2020年,空气净化器市场将保持48%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美的、海尔、格力等传统家电企业加快布局空气净化器领域,以小米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也纷纷打入这一市场,甚至一些与家电平素毫无关联的企业也都参与了跨界竞争。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新进入空气净化器行业的企业多达200余家。奥维咨询监测数据显示,线上空气净化器企业达700余家,线下空气净化器企业达121家,去除重叠后大约在售品牌为743家。
陈兴荣介绍称,“假洋牌”成为行业乱象之一。数据显示,相较于国产品牌,消费者更加青睐于外资品牌,因此一些国内厂商为迎合消费者,竟然也披上了“洋装”,貌似进口,实为国产。
此外,空气净化器行业还普遍存在价格虚高的现象。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一台标价7000元的空气净化器,其成本不会超过2000元,如此高的利润,也是众多企业拼命挤进这一领域的原因所在。
标准缺失致乱象频发
业内认为,国产行业标准缺失,品牌信誉度不高,是导致行业乱象的重要原因。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上品类繁多的空气净化器都是参照2008年GB/T18801-2008《空气净化器》标准,然而这一标准仅对机器安全性能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对于适用面积和甲醛去除率等净化能效方面并无规定。
沈浩称:“现在国内唯一对适用面积的标准只有上海地方的一个标准。”
陈兴荣对记者分析称:“一方面,国家目前对此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部门进行监督;而另一方面,虚标的数据又会对消费者的购买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很多企业都抱有侥幸心理,明目张胆地进行虚标。”
陈兴荣介绍说,西方国家普遍有行业标准进行监督,而我国没有标准,因此一些外资品牌在国外的标示很真实,但是在国内就会钻空子。
改变正在发生。
2014年年底,国家标准委网站对空气净化器新国标的“征求意见稿”进行了公示。据悉,新国标“征求意见稿”对空气净化器去除固态和气态污染物的净化效能、洁净空气量、净化寿命等基本技术指标和检测方法进行了修订,对空气净化器适用面积的计算方法也作出了严格规定。
陈兴荣对记者表示:“新国标如果在年内出台,有了行业标准后,产品品质功能会得到较大的提升,一些市场上滥竽充数的品牌肯定会被淘汰,虚标、虚夸等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就会很少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