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厨房育儿到地震避难,这些你在你想象中的设计活灵活现的出现在了你的眼前,不管是厨房空间,还是地震避难设计,是不是有种不真实的感觉,那就来装修网辨识真假吧。
厨房育儿今天的厨房正由封闭式走向开放式与起居式,并开始渗透千家万户的家庭。
而这桌子的设计具有用来间隔开放式厨房与客厅的功能,并是成人用来日常备餐和成人与小孩一起共事简易烹饪的小厨房。厨房育儿的主要目的是不仅可以增加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还可以不断增加孩子的自我学习能力并且培养智能。
水墨云将 3D 打印技术与传统水墨相结合,以新的方式传承中国的传统艺术,将过去、现在与未来更好的衔接在一起。水墨形态由自然水墨衍生而来,利用 3d
软件雕刻技术记录下墨汁滴入水中的一瞬间,与灯具相结合,走进日常生活中。
祖父母和我以我和祖父母为代表的人群:偏远的地理位置导致祖孙见面周期长,同时,老人文化水平较低,手机等新兴工具带来的便利无法惠及老人。我的作品将手机繁琐的操作方式替代为简易直观的操作方式,实现祖孙之间的即时通讯,包括视频信息和图像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储存起来,随着时间的流逝新的回忆产生并储存。
成长产品可以根据儿童的成长,调节高度,满足不同年龄的成长需要,通过家具的长期陪伴,建立人与家具直接的情感,见证父母对孩子的爱,使它变为我们美好回忆的情感寄托。
跑跑车儿童滑步车有助于儿童在幼年阶段锻炼身体协调性与帮助身体健康成长,是儿童学习自行车之前最好的替代品,而市场上的产品大多是钢架和木材制成的,而竹材比木材生长周期短,资源丰富,100%
可降解,强度更高,比钢架更温润,更低碳。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车座也可以做出相应的调节。本儿童滑步车适用于 2~5
岁的儿童,车身通体竹钢板材,镂空雕刻,既降低了重量,又加强了结构,连接车轮处用钢片连接件加强着重受力点的强度。
山水予光由山水提取出的形态解构重组,与现代感相结合。位移产生的光影变化寓以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中式禅意,而材质的拼接和整组产品造型实现了传统形态与现代的碰撞和结合。在当代各种艺术流派盛行,充满现代感的设计思路尤为突出。在此尝试将禅意与现代主义结合,运用解构主义和至上主义等流派的风格与手法,创造出属于现代的中式禅意。
阳光的颜色玻璃和木头都是日常家居经常用的材料,但是二者紧密结合而且表达各自特色的产品很少。玻璃清凉通透木头温馨亲切二者结合会给人一种全新的家居体验。而且透过光以后玻璃色散的效果洒在木头上亲切而又与众不同。
异椅我发现当人长期处在同样的场景从事脑力或体力劳动时,人对场景就会产生麻木感。无论什么样的环境,日子久了,都会感到厌烦。而我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当长期处在同样场景的人,若是他们的日常被打破,会让他们心情产生莫名的愉悦。于是我希望在家居上创造一个便于更换的结构,通过这个结构来引导人去打破麻木的日常,引导使用者,时不时对环境做出一番调整。
开合家庭办公家具组合包括书桌、书架、椅子。书桌在闭合状态下,可以利用桌面的背面做一些 DIY
制作,避免伤害书桌正面。书架和书桌共用两个抽屉状置物盒,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决定置物盒的放置,增加了多功能应用的灵活性,适应家庭办公的不同使用场景。
启鸣我从具象研究-抽象概念-具象表述的三个转化过程,在毕设中围绕从兴趣点古琴和编钟抽取出的三组关键词进行深一步的挖掘「无意识地愉悦」「自然」「启
鸣-呼应」,这是对古典乐器声音背后价值的研究在发现中得到的,这不仅仅代表着古琴和编钟,我更想让它代表一种现代人的愉悦生活方式,与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形成对比。
竹谧空间产品发挥了竹编在不同密度下的不同程度的透光性,疏密结合,两片竹编叠加,通过旋转第一片,可得到变化着的不同的光影效果,赋予空间内流动的灵感,配合竹凳和书架一起构成了一个舒适静谧的小空间,可供人阅读、饮茶、放松。通过不同角度的旋转,光线的亮弱也会产生变化。
来次与毛刷的亲密接触小时候因为顽皮受伤,医生在清洗创口时候用到毛刷,因此对毛刷有种特殊的兴趣。通过对毛刷的结构、功能、材料、感受的分析,梳理刺激与舒适的关系。将现代已有的毛刷材料工艺,应有到家居产品这个领域,实现材料的跨界。同时,对这种材料进行分析和设想。
「H」组合椅当水泥运用在组合户外家具群体时,又会有怎么样的碰撞?于是,我根据人们在户外休息的状态和环境去用水泥这种材料进行组合,以满足在不同状态,不同人群在户外休息时的要求。另外在外表方面,我运用多种颜色揉合的方式,希望使水泥这中坚硬冰冷的感觉变得活泼,绚烂一些。
知音伴随着国人毕业季大潮涌动,行进中的弄潮儿撑起家具产业创新发展的正能量异军突起,「创新、绿色」发展理念描绘出家具产业「过渡期」蓝图,悄然更迭着人们对传统家具材料和功能的变革。该款音乐桌设计,体现简捷优雅,兼顾个性创意,针对性彰显特定群体喜好的一个别致构思设计。已改「过渡期」喜爱音乐的单身青年而设计的的代表家具,把当今主流的
5.1
立体声系统和工作桌合为一体。从选材环保又兼顾了音乐爱好者的精神需求和家具基本功能的拓展,同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及自己的居室空间随时改变布局。即简单又节约居室空间,具有人群特定性、功能实用性和使用随意性等特点。可以瞬间组建自己的家庭影院,也可以立刻变身工作桌,可谓是青年音乐爱好者的「知音」。
文房:五感书房当你用不同的感官去体验事物,把五感融入到产品中,就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全新的想法。五感书房让使用者产生情感交流而不仅仅是视觉的反馈。使用过程中,伏案练字时,手不经意间的触碰桌子一角的印章时触感,挪动镇纸时清脆悠长的撞击声,毛毡和砚台原石日积月累使用后的质感和画面感,还有周围萦绕的墨香茶香,会给使用者带来五感交互带来的全新体验。
交心餐桌交心餐桌的设计是我提出的「交心厨房」概念的局部展现。是根据我童年的经历与记忆提出的,我一直想像着家人在一起每天能够在一起做饭吃饭饭聊天的幸福场景,在买菜到做饭到吃饭都有一个交心的过程,则「交心」即是我的设计核心。我从蒸菜和涮锅两个方向入手,以边做边吃的方式为设计思路,家人都参与到做饭中来,然后分享美食。这个桌子是一个智能的交互平台,可以在做饭以及吃饭过程中促进家人的互动。希望通过吃饭这种最能拉近人与人的方式让我们让吃饭成为交心的过程。
何事惊慌:更生舍生活在乡村,时光变迁,导致了田作村光叔家的尴尬:一家人全部在外,祖宅失修荒置,家私腐蚀严重,已无法正常居住;在城市,流动人口激增,将城市又变回一个超级体量的客家「围城」,「新客家」们只能拥住在狭小的生活空间里。我的毕设不仅仅只是对物的关注,更多的是对人的关注,过程的关注,感受的关注。然后围绕人的行为叙事而展开,然后才是美学与物的实现;通过空间、使用情景、功能诉求的折叠和整合,让人们的生活相对变得从容不迫。
竹·节毕设研究的方向是原竹在家具上的体现,作品分为屏风和桌几。展示要素体现的都是竹子竹节的部分,屏风整体运用竹子的空心结构,通过切割处理有序的排列,展现出天然的竹心图案,屏风形态呈波浪形,竹竿规格从前向后分三个层次依次变细,竹节部分排列规律也越是清晰有序,充分体现原竹的美运用在屏风上的立体感和竹节元素之间的一种韵律感。屏风每条部件都为活动衔接,方便运输与更换,而且在观赏的时候可以跟随观赏者的喜好任意切换竹竿,控制竹节位置,随机可控,满足使用者的使用心理和审美需求。桌几运用了原竹的竹片、实体竹节,使其连接于桌几立面,竹片形态依次渐变,竹节部分随意有序排列,富有变化,就像跳动的音符。结构为活动链接,可以折叠弯曲桌几形态,内有树脂填充,加固其结构支撑。作品整体隐隐约约体现出竹林湖泊自然的形态美,在满足功能的同时,使原竹的美可以充分融洽的体现在家具上,被人所用。
O-N-E近年来,由于工业化生产在制造业的普及以及产品市场化的加深,家具行业对于生产效率和资源节约利用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式各样的板式家具逐渐在家具市场中占据重要位置。其中,对于经济基础薄弱、生活空间有限的城市年轻人来说,一件具有易收纳功能的板式家具显得尤为可贵。我总结了这一类家具以及相近的产品,针对其固有的一些诸如组装困难、部件易散失不易包装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化的改良,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借助了绳子这种软性材料,希望以一种全新的语言和方式为板式家具在易收纳结构的解决上提供一种可能性。
震灾应急产品设计:地震紧急避难桌我们所学习的地震自我保护措施是:躲在安全的坚硬的桌子底下或者安全的三角区内。所以我设计一个桌子,在地震来临的紧急情况下,来满足人们下意识的安全躲避动作。一个桌子满足应急需求、地震避难需求以及地震后急救包功能的多功能设计——急救包包括:手工发电充电桩、收
音机、雨衣、必要创可贴、纱布、口哨等 。放置这些东西的收纳盒(软性材料)可以从桌子底部取出,可以作为收纳,在被救援过后也可以作为收纳盒带走以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