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驱动 可变万家货泛滥
一直以来“贴牌生产”在中国制造业可谓是大行其道,作为国际知名品牌的耐克、畅销全球的苹果手机等等,都是榜上有名的“贴牌”大户们。而中国LED显示屏制造产业发展到现在,“贴牌”生产几乎也已经成为了行业
“皇帝的新衣”
,小屏企的产品贴大屏企的“品牌”,大屏企的产品印上小屏企的"Logo"甚至这已经成为行业一种通用玩法——很多显示屏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在产品上印任何商标,以便买家更好贴牌,这种现象在行业可以说家常便饭,业内人士戏称这种产品叫“可变万家货”。
在LED显示屏终端市场,这种“可变万家货”比比皆是,造成这种现象原因,无外乎利益的驱使。众所周知,当前LED显示屏行业涌现出很多炒单性质的小屏企,他们只负责贸易,没有生产能力,但是又想要做自己的品牌,就只有找别的生产厂家拿货“贴牌”,还有一些工程商往往也是用别人家的产品,而他们的“贴牌”原因就更复杂了,此外,还有一些大屏企也存在因为某类产品缺失而向其他厂家拿货贴牌的现象,等等。
这也解释为何市场上有如此多的LED显示产品频频“撞脸”,试想一下,一个生产厂家的LED显示屏可以卖给不同的屏企,贴不同的品牌,而一个屏企拥有四、五个不同的商标在行业更是常见,我们常说行业产品抄袭、同质化严重,未尝没有这种“贴牌”现象的“功劳”——或许它本来就是同一产品产品,只是换了“壳”而已。无怪乎当前行业的产品侵权纠纷困难重重。
贴牌产品 谁来保障客户的利益
这里需要注意到,LED显示屏行业的“贴牌”不同于苹果、耐克这种自己掌握核心技术、负责设计和开发、控制销售渠道,具体的加工任务交给别的厂家去做的OEM(代加工式)“贴牌”,而是在原始生产厂家设计制造出产品后,被另外一些屏企看中,要求配上后者的品牌商标来进行生产,或者稍微修改一下设计来生产ODM(原始设计制造)的“贴牌”。
而如苹果公司会光明正大地在产品背面标注“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 Assembled in
China”,在中国销售的产品还会有“美国苹果公司Apple Inc
中国制造”标识,消费者并不会因为产地问题而降低对其产品的信任。然而我们LED显示屏行业,购买到的这种“ODM”产品的终端客户对产品的原始制造业并不知情,这样一来,客户对于产品“品牌”的信任始终是建立在欺骗基础上的空中阁楼。
另一方面,这样的“贴牌”乱象不仅侵犯了终端客户的产品知情权,有时候也让终端客户陷入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的困境。当前的LED显示屏行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产品成本、市场价格也已经十分透明了,个别中间屏企为了赚取更大的利益,只有尽可能找寻价格更低的生产厂家,而这样的厂家往往在产品设计、制造水平、产品质量等方面十分薄弱,这样一来,工厂设计薄弱、没有品牌优势、没有渠道;销售方生产力薄弱、谁便宜找谁做,合作双方都在“投机”的情况下,谁来保证产品质量?
同时部分“贴牌生产”还给不了客户的所应该享受的产品售后服务利益。LED显示产品作为电子产品,客户在购买产品的同时也购买了产品所附带的售后服务,而“贴牌”生产则会让这种服务大打折扣甚至被完全抹杀,作为直接销售产品的屏企,他们往往不具备该产品的售后服务能力,只能找上游厂商,而对上游厂商来说,产品已经贴上了你的“Logo”,客户也是你的客户,这样一来双方都是心不甘情不愿,必然陷入相互推卸的僵局,又谈何保障售后服务的质量?
坚守品牌 贴牌终将没有出路
在品牌建设日益重要的当下,从长远角度来看,
“贴牌”对于LED屏企而言就是一组“七伤拳”,虽然短期之内能刺激一定销量增长,但最终会对自己的产品、渠道、品牌造成伤害,如文章前面所说,“贴牌”生产的产品厂家和直接销售屏企双方问责不明,这也会降低了一些厂家生产的自律性,给了劣质产品发展空间,无论是“贴牌”还是“被贴牌”,一旦产品出了问题,那麻烦就大了,由此可见,LED显示屏行业不负责任的“贴牌生产”无异于是在杀鸡取卵。
贴牌乱象也折射出当前行业品牌价值观的缺失,贴牌屏企和厂家只看到眼前利益,忽视了贴牌对于“品牌”的深层伤害,而坚守品牌,虽然会让屏企短期内失去一些客户,但是未来却能凭借“品牌”的力量收货更多的市场。正如孟子曰:有恒产者有恒心。品牌维护更比品牌建设艰难,LED屏企要始终牢记:品牌是谁的,最大的风险就在谁那里。对于LED屏企而言,品牌就是一种积累、一种资产,它给屏企创造更多价值的同时也反向约束屏企要保证自己的产品稳定、安全。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洗牌,当前LED显示屏行业的品牌聚集度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寡头”的形成已经势不可挡。在信息高度透明的时代,无论如何区隔,都会让终端客户的认同回到“品牌”身上。而无论是市场的大浪淘沙作用洗掉那些劣质的“贴牌”企业还是他们“自取灭亡”,可以预见将来是“贴牌”只能是暂时的,终将没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