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伊始,国内包括家装市场在内的很多行业都是在一片“涨”声中一路走来,尤其是与新购房消费者关系最为紧密的家装行业,整体涨幅在20%~30%左右,伴随着市场的波动,有的消费者选择了观望,这导致装饰行业上半年淡季提前来临且持续时间久。
古语有云,“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对于这个近年被媒体反复提及的话题,我们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冷静分析,揭开“涨价”背后的产业发展疑云。
家装行业成本全面增长
2016年9月起国家出台新交规,尤其是与家装运原材料运输相关的最严“限载令”出台,直接导致行业物流费用的上涨,涨幅高达30%。整个建材行业的产业链成本已经出现了结构性上涨,对于像板材行业这样出货量大,纯利润微薄的行业来说,企业不可能独自承担成本上涨的压力。
站在整个行业来看,地板、板材、木材、水泥、黄沙、涂料、胶、五金、电线等建材和辅料都纷纷提价,涨幅在8%~40%之间不等,其中不锈钢的涨幅竟然高达40%。此外软装相关的家居受到上游原材料以及物流价格的上涨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涨幅,整个行业涨幅约为20%。
除运费与材料的成本增加之外,人工费涨价也是家装成本大幅提高的一大因素。由于社会物价普涨,装修工人实际生活成本增加,再加上装修熟练工还比较紧缺,尤其是年轻工人难觅,因此工人工资也跟着水涨船高。瓦工以前贴砖一般25-30元/平,现在瓦工贴砖能达到40-45元/平;油工、水电工、木工,平均日工资到250元至280元,此前为180元至200元;技术好的工人,还会在这个基础上上浮15%甚至更多。整个行业成本增加来源及涨幅水平如下表。
价格上涨对家居行业的影响
家居原材料之所以上涨,主要是受到劳动力成本上涨、物流费用增加、产业结构调整、汇率波动及国家政策等影响,其中,政策和物流最为关键。
上游原材料以及物流费用上涨、家装市场缩减、人工成本增加等因素都将对家居行业产生直接影响,且今年出国家出台的铁腕治污的政策伴随史上最严环保督查组在众多地区对于家居以及建材企业的查处,都加重了家居行业的负担。
在此产业态势下,强者越强,弱者越弱。数据显示,2016年家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20%以上,利润同比增长15%左右,并且利润增幅大于产量增福,企业效益有所提升。与之相比,中小企业的发展形势日益严峻,产业改革提速增强。
家居企业对症下药、应对上涨
既然短期内上涨态势明朗,企业与行业改如何应对?是逃离制造业,还是另觅他途?家居企业、家居原材料企业,需对症下药。
第一,应对物流成本上涨,变长途运输为短途运输是关键。目前,中国家居产业形成了明显的区域集群式发展格局,相应的家居制造、物流、营销等产业链也要完成集聚,从而优化产业配置,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产业效率。
第二,应对产业结构调整,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是关键。海绵之所以大幅度涨价,国家对高污染企业的重拳治理是直接原因,其背后表明了国家淘汰落后低端产能的决心,因此,加速产业升级有助于原材料与家居产业双赢。
第三,中国家居原材料虽然也有进口,但大部分仍依靠内需市场,特别是全产业链原材料产业园,成为支撑周边及全国家居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中国家居材料产业也亟待转型突破。
第四,强化工业工程管理。工业工程能够在少增加或者不增加企业投入的情况下明显降低加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员配置,就目前行业态势而言,工业工程能够缓解家居企业成本不断攀升的问题。
行业或迎来转型升级的机遇
2017年,中国家居产业洗牌仍将继续,在这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导的经济转型潮流中,“阵痛”是必经阶段,而洗牌后市场的竞争效率会更高,行业发展也会更加健康。作为家居产业基石的原材料产业,只有明确定位,加速优化产业布局,规范产业环境,中国家居行业才能顺势转型,可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