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背后是生活方式的改变
“从以前的家电,到现在的家电和美家融合在一起,这个家,其实不只是场景化,是生活化。每个人从早上起床到晚上休息,都有很多生活化的场景,包括卧室、客厅、厨房、餐厅等等,都是生活化的空间。从空间的角度来看,家电和家居行业不是割裂的,而是在同一个空间里面。”
在一二线城市,由于住宅用地有限,人口不断增多,居民住宅的容积率在不断下降,这种情况下,嵌入式厨房以其美观、高效等优点,成为了首选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而一旦选择嵌入式厨房,就必须按照家电的规格来规划厨房的装修,比如为洗碗机预留上下水管道,为烤箱后部预留散热空间等等。
过去,厨房只是个做饭的地方,但现在,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烹饪成为一种乐趣而不是任务,所以厨房也可能会成为家人交流感情的空间。人们开始意识到,厨房可以更美好、更智能、更简约,这就是消费升级。
对更有品质生活方式的追求才是大多数人选择嵌入式厨房的真正动机。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洗碗机洗碗,用烘干机给衣服消毒,用智能硬件监测身体数据。从这些点,能看到生活方式的改变,但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都没法完全代表一种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的出发点应该是整个空间,“这些点点滴滴结合在一起才是生活方式,它(生活方式的改变)不是一个个点状的事情,而是要把点线面串联起来。”
线上与线下由对立走向统一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互联网+家电都意味着家电品牌的互联网化和家电销售的线上化,但随着家电和 家居 行业的融合,这种趋势似乎开始逆转了。
早期,人们在电商购物都是选择单价比较低的商品,因为即使不满意,退掉或者再买一个的试错成本也很低。但消费升级必然会带来网购商品单价的提高,比如现在很多人都愿意在线上购买几千或者上万块的大家电,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更需要和产品进行直接接触,所以近两年线下家电卖场开始呈现复苏迹象。
“先在卖场看一看摸一摸,挑好型号,然后看哪里便宜就在哪里买。”一位家电卖场的工作人员告诉业内人士。
以前线上和线下都有各自的闭环。但未来两者其实有很多可以融合的点,比如线下可以去做后续服务的履约,以及消费者最后的个性化定制的一些体验。
以装修为例,完整的装修可能要花费几万甚至十几万,而且要经过很多复杂的步骤,比如现场勘测,硬装,软装等等,只是通过“点击购买”不可能完成,一定要有计划地管理,这就让线下体验成为了一个不可回避的环节。
而线上则是一个能够高效触达消费者和覆盖人群最大化的场所,“所以我们要做的事其实是帮助刚才所说的门店背后的这些品牌更好地透出,以及帮助好商品孵化。这些品牌和产品浮现出来,消费者对它们产生兴趣,自然而然通过我们的互联网技术定位到附近的体验店,或者是最后要完成交易的一个地方。”
当然,线上和线下的融合不只是体验和完成交易这么简单。
懂你,并且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出现
未来,消费者来到门店,不需要自己去找想要的东西,客服人员也不需要再去问“你要买什么东西”这类问题。因为“在你还没有来到门店之前,他就已经知道你有什么样的需求,你的需求在线上已经被锁定了,你想要的东西会自己跑来找你。”
假如把未来的销售场景定位成一个管家式的服务。他认为,想要实现这种管家式服务主要得做到两个方面,一是这个管家要“懂你”,知道消费者有什么样的需求;二是只在消费者有需求的时候才会出现。
而目前很多所谓的“管家式服务”都只做到了前者,虽然掌握了足够多的数据,但信息不对称仍然存在,比如在购买一件产品之后,才会推送同类产品的优惠信息,这反而会让体验变得更糟。
“我们可以把我们想象中的服务称为英式管家式的服务,当你有需求的时候,它自然就在你身边了,而且非常清楚要什么,在未来我们希望这种模式从个人化变成量产化,变成一个社会新常态。”
一端是消费者,一端是行业
截止到2016年底,阿里巴巴零售平台的活跃买家数已经接近5亿人,比美国人口还要多30%左右。这5亿人中,存在着无数细分市场,这些细分需求,需要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企业分别去满足。
“我们关注消费者,但是我们更感兴趣的是也能推动行业的变革,去更好地满足它的终端用户。”
洗碗机在中国的线上市场正是被这样孵化的
过去,洗碗机虽然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基本成为厨房标配,但在中国市场的普及率不足1%。美的虽然早在2000年就成立了洗碗机公司,但由于国内消费者对洗碗机缺乏认知,美的洗碗机16年来一直专注出口。
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下,第一个去培育市场的企业一般很难成功,而通过电商平台,不仅可以运用大数据更准确地把握趋势,降低风险,也把培育市场的成本分摊到了整个行业。
电商是平台,而平台的主体永远都是制造业、商家,以及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