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工荒、技工荒,一年更比一年慌。
“这个月订单增长,我们需要新增200多人。”
陈老板在珠三角经营着一家小型家具企业,平时订单不多,没有储备很多人员,5、6月份由于订单不足老是放假导致不少员工离职。
本以为9月人工会比较好招,谁知一周过去了,入职的还很少。
“我们在工厂附近的大大小小人流量大的市场都转了一圈,每天都出去发传单、摆摊定点招聘,也找了劳务派遣公司,以及发动了老员工内部介绍,但是效果不佳,离交货期越来越近,我心里真的很着急,还不能表现出来。”陈总无奈地说。前几年,陈总也或多或少听朋友说起“普工荒”,但是没想到今年更严重。
在劳动密集型的家具制造行业,办公室职员不缺,最缺的是车间的一线普工及一些拥有一定技艺的技术工。
“现在劳动力总量在下降,60、70、80年代的劳动力逐渐退去,新生代90后年轻劳动力普遍不愿扎根枯燥的流水线,没有沉淀也就没有太多的技术工,这就造成了一个死循环。”一个在制造企业从事多年人事招聘的HR说,他觉得这些年普工招聘越来越难,普工比办公室职员更加挑剔工厂,劳动力市场已经是卖方市场了。
人工成本有增无减
在普工“争夺战”中,家具企业在不断增加自身的吸引力。
类似于大学校园的衣食住行环境现在已经成为家具厂的标配,涨工资、买三件套、报销车费、内部推荐,堪称是“高大上”的招人利器。
即便如此,真正到企业应聘的人还是很少,市场上的流动人口很多都是在“货比三家”,挑选更好的企业做“备份”。
家具企业在招聘上投入的人力、物力、时间成本,年年上涨。
有家具老板算了一笔账:现在招一个普工,在他还没进厂前,就花了200-300元用于各招聘渠道信息发布、人员、车辆投入等;招进厂后,每个月的工资现在基本上涨了20%,起步平均月薪都是4000多元,再加上社保,以及各种体检、培训、福利费,基本上每个月要6000多。这还不算员工来到企业没工作多久就离开,这里面员工离职带来的各项成本。
不少制造业老板感叹,相较于东南亚相对低廉的劳动力,中国的劳动力价格已经是相当高了。
“机器代人”,想说爱你不容易
当下家具工厂已经进入“微利”时代,除了人工成本,2016年以来,原材料价格疯涨,环保督察带来的整治费用,都压得企业喘不过气来。
“如果你恨一个人,就让他去开家具工厂吧。”这句黑色幽默包含了众多小型家具老板太多的心酸。
在人口红利衰退之时,大中型家具企业选择了“转型”,去积极拥抱政府所说的“机器代人”。
然而,“机器代人”是一次彻底改变生产方式的“猛药”,除了价格贵,还要企业原有的组织能承受得住。
“机器代人”,适用的是达到工业4.0水平的企业,而在当下的家具行业,大所数家具企业尚处于工业2.0,甚至是1.0的阶段,自动化、机械化的程度都还很低,不具备“机器代人”相关的流程、设备、人才、资金……
市场永远变幻莫测,对于落后的生产方式总是无情而又决绝。
在拥有万亿市场规模的家具行业,洗牌正在加快速度。我们看到在此过程中,很多小企业在艰难求存,有的已经无声消失。
来源:中华建材网